开通会员
  • 尊享所有功能
  • 文件大小最高200M
  • 文件无水印
  • 尊贵VIP身份
  • VIP专属服务
  • 历史记录保存30天云存储
开通会员
您的位置:首页 > 帮助中心 > 风行word转pdf-介绍一下蒲松龄好吗?
帮助中心 >

风行word转pdf-介绍一下蒲松龄好吗?

2022-12-02 11:43:07

介绍一下蒲松龄好吗?

介绍一下蒲松龄好吗?
蒲松龄的生平介绍
蒲松龄(164o――1715),清代杰出文学家,饮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
蒲氏自明代初年,世居淄川城东满并庄,后以族姓日蕃,别姓绝少,改名蒲家庄。蒲氏虽非名门望族,但多读书,获科举功名者代不乏人。蒲松龄的父亲名(般+木),幼飞举子业,乡里称博学洽闻,科举不利,弃儒经商,饶有赢馀“称素村”,待经过明清之际的战乱,加以子女较多,食指日繁,家道遂衰落。蒲(般+木)无力延师,躬自教子。蒲松龄天资聪慧,勤于攻读,文思敏捷,深为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著名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文名藉藉诸生间”。然此后屡应乡试不中,他在科举中上挣扎了大半生,直到年逾古稀,方才援例考得一个岁贡生的科名,不数年也就与世长辞。
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他25岁前后与兄弟析居,只分得几亩薄田和三间农场老屋。他志在博得一第,锐意攻读,喜与同辈研讨制艺,联吟倡酬,无暇顾及家计,子女接连降生,生活就更加艰窘。31岁时,曾应聘南游作幕,到做江苏宝应县令的同乡孙蕙的衙门里帮办文牍。他甚不甘心长期屈沉下僚,只一年便辞幕返家。此后数年,他辗转于本县缙绅之家,或做童蒙师,或代抄文稿,以养家糊口。康熙十八年(1679),他进入本县西铺村毕家坐馆。毕家在明末曾显赫一时,馆东毕际有的父亲自岩官至户部尚书,八叔毕自肃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入清,毕家虽大不如前,架子却未倒,毕际有曾任南通州知州,现已罢职归田,成为一大乡绅。蒲松龄在毕家一方面是教毕际有的几个孙子读书,一方面是代馆东写札,应酬贺吊往来。蒲松龄诗文俱佳,毕际有一派风雅名士的气度,官主相处十分融洽。在毕家,蒲松龄生活安达,很受馆东的礼遇,有东家丰富的藏书可读,还可以继续写其《聊斋志异》,按期去济南应试。所以,他尽管时有寄人篱下之感,为不得居家躬自教子读书之叹,但也别无更好处境,何况与东家有了友情,乃至感到熬诱�庞屑彝ダ帧保ā读恼��?赠毕子韦仲》)!如此,他在毕家足足待了3o个年头,7o岁方才撤帐归家,终其余年。
蒲松龄困于场屋,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缙绅人家坐馆,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读书、教书、著书,可谓封建时代一位标准的穷书生。这种身世地位,使他一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一方面,他虽非农家子,但家境贫寒,一度径直是贫穷大众的一员,经受过生活的困苦和科举失意的折磨,也受过催租吏的逼迫、恫吓,没有进入仕途,也就始终未同灾难深重的平民百姓隔绝开来。另一方面,他长期与科举中人交往,特别是进入毕家之后,经常接触当地的缙绅名流、地方官员,赢得他们的青睐,待之以礼,乃至承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相邀,做了一次臬台署中座上客,更为荣幸的是还曾结识了朝廷高官兼诗坛领袖的王士祯,并有20馀年的文字之交。
这种处境决定了蒲松龄一生的文学生涯,也是摇摆于传统的雅文学和民间的俗文学之间。他生长于农村,幼年受过乡村农民文化的熏陶,会唱俗曲,也曾自撰新词,只是近世传抄的“聊斋小曲”已不辨真伪。他身为文士,以能文为乡里称道。所写文章多是骈散结合,文采斐然,惜乎多是代人歌哭的应酬文字,只有几篇赋事状物的四六文,才是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作品,被辞赋史家推为清初辞赋之能手。他也曾染指于词,作品较少,显然是出于一时之兴致或交往之所需,方才偶尔操笔。诗作甚丰。他进学伊始,意气风发,曾与学友张笃庆等人结为“郢中社”,“以宴集之馀晷,作寄兴之生涯”。(《聊斋文集-郢中社序》)然社集倡酬不存,存诗起自康熙九年(1670)秋南游登程经青石关之作,最后一首为康熙五十三年(1724)除夕所作绝句,距其寿终才22日,凡千馀首,可谓终身不废吟处。其诗如其人,大抵皆率性抒发,质朴平实,熨贴自然,可见其平生苦乐辛酸,其中颇多伤时讥世之作,有讥刺地方大员匿灾不报、为接待皇帝耗费巨赀而滥征“羡金”者,伉直之性,磊落之气,寓于其中。他身为塾师,中年曾写过《省身语录》、《怀刑录》等教人修身齐家的书,晚年《聊斋志异》基本辍笔,更转而热心为民众写作:一方面用当地民间曲调和方言土语,创作出《归姑曲》、《翻魔殃》、《禳(女+石)咒》、《墙头记》等反映家庭伦理问题的俚曲,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又为方便民众识字、种田、养蚕、医病,编写了《日用俗字》、《历字文》、《农桑经》、《药崇书》等文化技术普及读物。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有文献表明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孤鬼故事。对一位
志在入仕的秀才来说,这未免是不务正业,“可怜无补费精神”。因此,他曾受到友好的劝阻、不友好的讥讽。4o岁时,他将已做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
述写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此后,他没有屈从社会的偏见,抱着“纵不成名未足哀”的信念,仍然执著地写作,直至年逾花甲,方才逐渐搁笔。《聊斋志异》是他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陆续创作出来的。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人传奇的衣钵,但在观念和作法上却有了质的飞跃。六朝人记叙怪异之事,是信其为实有,“明神道之不诬”;唐人写怪异故事是“假幻设以自见”,重在构想之幻、情节之奇,而少现实内容和意蕴。蒲松龄摆脱了“明神道”的观念,以生活经验理性,驾驭六朝志怪小说和后来渗入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秘意识,诸如人死为鬼,幽明相通;物老成精,能化人形;得道成仙、为神,能给人以祸福等等,进行文学创作,虚构出诡橘瑰丽的故事,来针砭现实,抒发忧愤,表达个人的感受、经验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这样,原来六朝志怪小说和渗入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秘意识及其思维模式,也就转化为文学幻想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狐鬼花妖精魅不再是迷信意识中的神秘现象,而成为蒲松龄假幻想创造的文学意象,神仙也不再是宗教意识中不可亵渎的崇拜对象,而成为观照人间官僚或某类人的文学形象,多半寓批判之意。《聊斋志异》之所以超越以前的志怪传奇小说,成为这一类小说最杰出的文学名著,根本原因就在于将宗教迷信意识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方式。
《聊斋志异》凡49o余篇,内容相当复杂,作法不一,思想和艺术都是极不平衡的,可以说优劣并存。但是,就主导方面说,多数篇章是发自真实的感受,反映了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大体上有以下几类:一、揭露官僚黑暗,官贪吏虐,鱼肉百姓,官军大肆掳掠,滥杀无辜;二、鞭挞豪绅为富不仁,凌辱良善小民;三、讥讽科场考官昏庸,黜佳士而进庸劣;四、嘲谑炎凉世态、浇薄风俗;五、体现人生经验哲理,赞美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寄托理想追求。在志怪类小说的艺术方面,《聊斋志异》也有很多创新,充分发挥了真幻相生、虚实互渗的艺术潜力,呈现出情节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有的以情节曲折取胜,或重在刻划人物性格,或重在叙写一个内蕴深沉的场面,或重在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叙事中,虽然基本上采用全知观点,但却多用虚笔、伏笔,制造悬念,甚至含糊其辞,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情趣,增强了小说艺术魁力。许多篇章的花妖狐鬼不仅多具人情,而且富有诗人气质,以诗句表情达意,有的故事的构成便含有诗歌意蕴,有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再加上叙述语言雅洁隽永,《聊斋志异》便呈现出浓淡不同的诗化倾向。蒲松龄堪称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之圣手。
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竟相传抄。半个世纪后,《聊斋志异》刊行,遂即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在清代中叶再度繁荣。本世纪以来,不仅《聊斋志异》仍为人爱读,而且其中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馀种语言的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和《聊斋志异》都是不朽的。

多推荐一个: http://cache.baidu.com/c?word=%c6%d1%3b%cb%c9%3b%c1%e4%3b%c9%fa%c6%bd&url=http%3a//61%2e153%2e34%2e35%3a8002/%7ekjqk/pslyj/psly2000/0002pdf/000201%2epdf&b=0&a=40&user=baidu

中国古诗 词经典名句

中国古诗 词经典名句
古诗词名句鉴赏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极有情致。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引申为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这几句诗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诗人陶醉在丰收的欢乐之中的写法极为动人。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是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这两句诗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景象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这两句还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http://www.aksoft.com.cn/note/study/xxfb/newsshowinfo.asp?url=2 ,2613&id=2613

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 下载pdf格式图书
http://education.163.com/05/0913/11/1thd9j3s00290095.html
您已连续签到 0 天,当前积分:0
  • 第1天
    积分+10
  • 第2天
    积分+10
  • 第3天
    积分+10
  • 第4天
    积分+10
  • 第5天
    积分+10
  • 第6天
    积分+10
  • 第7天

    连续签到7天

    获得积分+10

获得10积分

明天签到可得10积分

咨询客服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