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 尊享所有功能
  • 文件大小最高200M
  • 文件无水印
  • 尊贵VIP身份
  • VIP专属服务
  • 历史记录保存30天云存储
开通会员
您的位置:首页 > 帮助中心 > 组织架构pdf转word-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默认会员免费送
帮助中心 >

组织架构pdf转word-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2022-12-17 02:55:00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arcgis 平台的功能是很强大的,这个就不用说了,可以在网上查询arcgis产品介绍,性能并不是很好,因为太庞大导致的,桌面启动有点慢,不过只要内存达到1g,运行是没问题的.
但是arcgis 9.3中的arcgis server 9.3性能已经很不错了。

怎样制作网页?

怎样制作网页?
关于如何制作网页的问题,用户要做的,首先是确定建站目的、思想、内容、规模,然后就是在现有的页面上修改,增加或减少功能板块,排版并设置页面的风格等等一系列简单方便的操作建立起您想要发表的页面。

1、要沉稳,不要花里胡哨。自助网站制作的人往往喜欢猎奇,弄一些不必要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弹出窗口啦、脚本代码啦、很大的图片啦,等等。
2、要素净、大气,不要五彩缤纷。要注意在一个自助网站的页面里不要用色太杂。要确定一个颜色主调,再搭配一两种反差不太大的颜色即可。正文文字的大小要基本统一,文字的颜色也不要红红绿绿。不要认为如何制作网页的关键是以大文字和鲜艳的色彩来强调很多意思,实际上使人眼花缭乱,什么都强调不了,也很不大气。
3、要有个性、有风格,要突出行业的特点。比如娱乐业可以热烈一些、活泼一些,政府网站则要庄重一些;收藏、书画业要古朴典雅,策划、时装业则要前卫一些。
4、一个网页不要太长,一般两屏到三屏就可以了。在同一个网页里,如果文字或图片太多,既不美观,也会影响你的网页打开的速度。如果内容实在太多,应该分作几个页面,或者分为几个二级栏目。
5、其实,如何制作网页,重点做好网站的首页。网站的首页就好比一个人的脸面,如果脏兮兮的,会把你的顾客吓跑。网站的首页做得好,里面的内容一般也会不错。

选择了这套优秀的自助建站服务系统,用户进入后台管理系统后,自己可以随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如更换或添加产品图片,更新报价信息..... 可添加留言版,和在线提交反馈单,通过注册帐号和密码,安险性高,方便又快捷,真正作到实时更新和维护管理,灵活性强,易懂,功能强大,不用再为如何制作网页担心,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发展。

自助建站系统可以做到:
立体规划网页设计的内容,对整个站点作好统筹安排,规划,对所有的内容进行细意斟酌,把所有的意念组织起来设计一个合理的页面样式。根据网站的类别不同,选择各种丰富多彩的网页设计模板,使自助网站空间排序适当。自动升级:随着技术的变化,网站建设中,平台随时增加新功能,网站的功能则自动升级。广告系统:拥有自己的广告管理系统,自己可以发布商业广告。统计分析:用户可以了解自己的网站每天每个页面每个栏目的点击率。
目前的主要价格如下:

1. 480元,企业入门型,国际或国内域名名一个,50m空间,1388套模板,语言版本:简、繁、英,可以使用除文件下载和网上购物外的所有功能。
2.680元,企业标准型,国际或国内域名名一个,100m空间,50m企业邮局,1388套模板,语言版本:简、繁、英,可以使用除文件下载外的所有功能。
3. 980元,企业商务型,国际或国内域名名一个,200m空间,100m企业邮局,1388套模板,语言版本:简、繁、英,自助建站的所有功能。
4.1580元,网站定制型,国际或国内域名名一个,200m空间,100m企业邮局,1388套模板,语言版本:简、繁、英,根据客户需要定制自助网站功能。

对初次建立网站的用户来说, 制作网页是件头疼的事情;对于由别人帮助建站的用户来说,网站的后期更新与维护可能更令人头疼。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知识,这一切都让企业对建站、维护网站望而生畏。有了新一代的自助建站系统,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容易!

・ 多款精美的网页模版任意挑选
・ 功能强大的在线网页编辑器,任意图文混排
・ 自由增加、修改、删除栏目;隐藏或加密栏目
・ 网站功能非常丰富,如:新闻文章、图文展示、文件下载等;
・ 拥有自己的会员数据库
・ 网站名称自动生成美观的名称图片
・ 各种网站辅助功能样样齐全

网页三剑客下载

网页三剑客下载网页三剑客下载[绝可以下]

dreamweaver mx 2004

下载地址: http://www.xj-huiye.com/download/download.asp?downid=2&id=313
一个可视化的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工具,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包含html检查、html格式控制、html格式化选项、homesite/bbedit捆绑、可视化网页设计、图像编辑、全局查找替换、全ftp 功能、处理flash和shockwave等富媒体格式和动态html、基于团队的web创作。在编辑上你可以选择可视化方式或者你喜欢的源码编辑方式。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 最新增加功能如下:

1、动态跨浏览器验证
2、更强大的css支持
3、内建的图形编辑引擎
4、安全ftp
5、增强对当今技术的支持
6、无缝整合外部文件和代码
7、紧密整合mm的其他工具
8、基本支持改良
9、增强代码编写工具
10、改进的设计开放环境。

备注:如果上面的下载链接失效,您也可以点击这里重新寻找网页制作软件。
我们也为您提供了网页制作软件破解补丁的下载搜索地址,请点击这里。

以上软件仅供学习研究之用,建议您购买正版软件,本站不付任何法律责任。

fireworks mx 2004下载

fireworks mx 2004

下载地址: http://www.xj-huiye.com/download/download.asp?downid=2&id=315
fireworks是macromedia三套网页利器之一,它是用来画图用的,它相当于结合了photoshop(点阵图处理)以及coreldraw(绘制向量图)的功能。网页上很流行的阴影、立体按钮...等等的效果,也只需用鼠标点一下,不必再靠什么kpt之类的外挂滤镜。而且fireworks很完整的支持网页16进制的色彩模式,提供安全色盘的使用和转换,要切割图形、做影像对应(image map)、背景透明,要图又小又漂亮,在fireworks2中做起来都非常方便,修改图形也是很容易的。不需要再同时打开photoshop和coreldraw...等等各类软体,切换来切换去的了。

fireworks mx 2004新功能有:

1、执行效率的提高
2、用户界面的改进
3、内建ftp登陆和版本控制
4、新的特效
5、自动图形
6、新的照片修饰工具
7、服务器端代码的支持
8、系统反锯齿和自定义反锯齿
9、双字节支持
10、提供了javascript api接口

备注:如果上面的下载链接失效,您也可以点击这里重新寻找网页制作软件。
我们也为您提供了网页制作软件破解补丁的下载搜索地址,请点击这里。

flash mx 2004

下载地址: http://www.xj-huiye.com/download/download.asp?downid=2&id=291

这个动画制作软件大家应该是很熟悉了吧,就不做介绍了,还是看看它的新功能吧。

flash 2004 最新功能一览:

1.时间线效果: 加速和简化时间线上可重复使用的通用交互任务.例如:改变时间线效果允许用户快速为一个对象设置动画.位置.缩放.不透明和颜色变化.
2.行为:可以通过面板快速应用actionscript而无需了解代码.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行为.行为是什么?用过dw的朋友应该很清楚.
3.pdf&eps支持:你现在可以直接导入pdf和adobe illustrator 10文件.
4.css样式表:允许html和flash内容设计一致.文本框(text field)对象现在支持一个新的方法.setstylesheet将映射可载入的xml和html文件样式规范.
5.锯齿文字:为显示清晰易读的小字体做了优化.文字首先以无反锯齿(即.锯齿文字)显示然后转换成矢量文字.因此确保了高清晰字体以小尺寸显示(该想法是为了在移动设备上显示).
6.模板:增加了许多模板.
7.开始页面:该新窗口可以让用户选择从哪个项目开始工作.
8.帮助:新的帮助系统整合全部帮助信息到应用程序中.
9.视频导入向导:当导入视频片断时.这个新的多步向导提供控制指定范围的视频被导入.可重复使用的编码设置和颜色修正新性能.
10.外部flv支持:你现在可以直接播放硬盘上的flv(flash视频)文件(不需要导入).这样可以用有限的内存播放很长的视频文件而不需要从服务器下载完全部文件.
11.改良的性能:重大的改进已经增强了全部性能.用户将会注意到编译后的文件将不仅在flash player7中执行效果好.同样在以前版本的播放器中也很好.
12.拼写检查/全局查找替换:对整个fla文件进行全局查找和替换.并且支持正规表达式.
13.辅助功能:改进msaa(microsft active accessibility)标准支持.
14.动作脚本2.0:为支持面向对象编程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15.历史面板和命令
16.万国码(unicode)&字符串面板:完全支持全球语言字符集.字符串面板允许本地语言直接成为多国语言.
17.扩展性:新的可扩展架构.将有几个三方软件提供支持.
18.发布设置:增强了报表功能.

知识管理有那些模式?

知识管理有那些模式?
知识管理――案例与思考

如今,知识管理已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口号了。一个个新兴企业凭借着知识管理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一个个衰老的企业凭借着知识管理又散发出青春的活力。那么,知识管理究竟有多么重要,它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好处,怎样才能“管理”好“知识”,我国企业将如何面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这些问题,笔者无法做出全面的理论分析。因此,本文将汇集一些知识管理的突出案例,以起到资料收集的作用,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第一部分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1)

在当今的股票市场上,软件开发与生物工程技术等公司的价值往往大大超出了它们实际的有形资产价值。甚至在生产制造这样的传统产业中,企业也通过技术诀窍、产品设计技能、问题解决专家、个人的创造以及创新能力来获取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知识管理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获取以上面这些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并且如何为实现组织的整体利益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它协助管理人员在面临变化时创新及适应,并藉此提高组织的价值。

首先,通过提高生产水平,扩充生产规模带来的投资报酬逐渐降低。tqm、reengineering以及activity based costing 等等管理及评估耐久资产的工具相当丰富,并且已经为大量的企业所运用(对于国外而言)。一流的生产已是企业在竞争中立足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现在视管理知识及创新程序为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做法。

第二,由于第一点同样的道理,全球经济在过去五十年已经由一个几乎纯以制造为基础的价值体系,显着地转型为一个以智能及技术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在美国,制造业员工在一九八○年仅占劳动人口的34%,在一九四○年则占57% (一九○○年占76%)。此外,投资人现在最注重的,是拥有相关管理技术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动的企业,而不是其固定资产的价值。一家公司的未来及价值,比过去要更依赖其快速引进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及迅速响应威胁的能力。

第三,“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 的兴起。随着企业文化重要性的高涨及创投基金的兴起(单单在美国,就从一九八五年的一百四十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九七年的四百六十亿美元),创业型经济兴起。因为一位创业家的重要才能就是将价值重新发挥在新的经营模式,所以改变的脚步将持续加速。这些新的企业模式持续不断对现有的销售、管理、及融资方式带来挑战。

最后,科技本身已创造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撷取信息、知识、及资料的能力,已经远超过人们以集中的方式吸收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如果员工有存取信息的技巧与可掌握趋势与机会的工具,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动时就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确保人们拥有其所需要的技术及信息,以便适当地评估企业问题及其机会,并且藉此协助人们对不断变动的社会、产业、经济、及客户需求的环境有所准备。

那么,知识管理究竟有多深入人心呢?请看毕马威发布的知识管理调研报告。

毕马威的调查结果表明知识管理不是一时流行的一个时尚,而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关注的课题。调查结果还显示企业在执行知识管理方面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真正执行知识管理方案确实能够带来好处。

调查显示,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态度明显转变。只有2%的人认为知识管理仅仅是一个暂时流行不久即会被人遗忘的话题。而在1997年9月cranfield管理学院信息系统中心的调查中还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知识管理只是暂时流行。

这表明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而且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10%的人认为知识管理明显地改变了他们所在组织的业务方式。

调查结果还表明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大而加深。几乎所有的大公司的被访者都听说过知识管理,而其它企业的被访人里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从来没听说过知识管理。

43%的人认为他们所在的单位应实施一种恰当的知识管理方案。其中最大的一些企业人员中的2/3这么认为,其它组织这个比例只是1/4。

第二部分 知识管理的受益者

知识管理使它的追随者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在这一部分,我将列出四个知识管理的受益者,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

案例一 bp阿莫科利用知识管理节约7亿美元 (2)

1998 年,格林斯和他的小组利用知识管理方法为 bp 阿莫科公司节约了 7 亿美元。“格林斯是知识管理行当中的头号赚钱高手。”1997 年,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john browne)请他领导一个项目,其任务是通过分享最好的做法、重复利用知识、加快学习过程以及诸如此类的手段,来改善公司的业绩。英国石油公司也就是目前的 bp 阿莫科公司(bp amoco)。格林斯和他小组中的九名伙伴一起,利用第一年的时间深入钻研,对所采取的做法进行了一些调整,当年节省了 2,000 万美元。1998 年他们开始一心一意地干了起来,全年使公司的财务盈余增加了 2。6 亿美元。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在呆板的、分权管理的 bp 阿莫科公司,126 个业务单位的负责人要与公司签订有关财务、环保及其它业绩的"业绩承包书",之后便多半只能好自为之了。因此,格林斯物色那些有着艰巨目标、需要并且敢于请求帮助的人。

这里揭示出了知识管理的两个关键原则。第一,"周密筹划你的试验项目以便使其获得成功",具体做法是物色那些希望让这些项目起作用的人,同时回避玩世不恭和溜须拍马者。

第二,“每一个公司都有你可以依靠的显着的文化特征。”在 bp 阿莫科公司,"业绩承包书"具有誓言一般的严肃性,人们将会竭尽全力确保实现他们的承诺。

在 1998 年内,格林斯总共搞了 15 个能够利用知识管理赚钱的项目,其中包括:帮助公司进入日本零售市场;缩短一个聚乙烯生产厂的停工期;对鹿特丹的一家炼油厂进行歇业检修――即预定的停工休整。

格林斯用下面的一番话阐明了另一项关键的原则:“如果你说‘告诉我你所知道的关于某某事情的所有情况’,人们会有抵触,倒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告诉你,而是因为这听起来像是一桩艰巨的差使。但是如果你问得非常具体,他们会很高兴地回答你。"这个办法,格林斯称之为“同行协助”。

格林斯的又一个办法是"战后评论"。这是从美国陆军的做法中借鉴来的,它指的是一边做事一边学习,利用短短的 15 分钟时间询问以下四个评估性问题:原本应该发生什么事情?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变化?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什么教训来指导实践?"反思"的办法则是指进行更为详尽的事后剖析。这三个手段本身都十分管用,而且它们还可以应用在网络的创建上。格林斯总共创建了 20 项这种知识资产,题目主要是"对于结构调整,bp 阿莫科公司了解些什么?""对于在新市场建立销售点呢?""对于炼油厂的停产检修呢?",等等。格林斯强调说:"它们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任何知识资产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与有关人员的联系。"

格林斯的另外两种手段是借助技术与人联系。其一是为了方便寻求专家帮助,他在内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志愿性的内联网"电话薄";有 1。2 万多名雇员(公司的雇员总人数为十万名)已经把自己纳入了"连接"中。另一个手段是一种新技术,可以用来召集电脑桌面电视会议、发送多媒体电子邮件、让身处异地者实时共享"白板"等。它的功能相当强大,能使委内瑞拉的某人透过虚拟方式坐到阿拉斯加的同事身旁。格林斯说,"虚拟团队协作"是他工作中唯一需要付出昂贵代价的部分。这的确需要大量投入。

格林斯几乎没有发明任何东西。bp 阿莫科公司的这套"工具"活生生地证明了重复利用好的创意可以带来数以亿元计的价值。格林斯估计,bp 阿莫科公司中有 30 到 40 个业务单位已经把知识管理的手段和概念融会贯通,还有更多业务单位正在迎头赶上。有 300 多人自告奋勇成了兼职的知识管理经理。格林斯说:"我想我弄丢了自己的饭碗。"

启示

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源泉,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灵感。所谓知识管理,自然包括对下属员工知识的开发、管理与运用。这就要求管理者同他的下属能够有更深层次上的合作。有些国企领导高高在上,与知识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种要求其实一点不过分:一是要平等,不是级别上的平等,而是创造力上的平等;二是要联系,要有密切的,方便的联系。

案例二 sun公司依靠其知识网络增强销售能力 (4)

sun微系统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直坚信,“只有连网的计算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随着万维网和企业局域网的爆炸性的增长,这种观点已经被证明是当代最重要的技术预言。

sun公司实际上也实践了这种观点。最近,sun公司启用了一种新的非常强大的知识系统以便加强其销售过程。

sun公司总部位于著名的加州“硅谷”,通过其sunweb内部网将公司遍布全球的20,300多雇员紧紧连在了一起。最新的统计表明,公司一共有1,000多个网络web 服务器支持着25万多个网页。通过这种内部网络来分发公司的文件,每年可以节省25万美元。现在公司的这方面的花费仅相当于原来的5%。

当然,这还不够。更重要的,通过在线提供产品目录和技术信息等服务可以加强公司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家领先的为企业内部网和网上交易提供硬件、软件等方面服务的供应商,sun的销售收入现在有超过90%是由开发出来还不超过一年的新产品提供的。而它还在试图不断地扩大它的产品线,同时缩短每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发现几乎不可能快速地有效地培训销售人员来适应新的要求。再也不能依靠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使销售人员必须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同客户保持联系,给它们灌输大量的信息,差旅和住宿费用也很高。集中在总部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的成本大约是每位员工每周2,225美元,当然这还没包括由此丧失的销售机会成本。因此怎样帮助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保证不和客户断绝联系的前提下发展其知识和技巧已变得非常重要。

于是,sun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为“suntan”的以内部网为基础的知识和培训系统。这个有着美观和易用界面的网络将存放在内部网上的销售培训信息,销售支持资源,产品更新和原料,竞争策略和一系列的其它方面内容都能够连接起来。
suntan经理发展了一种以“分层存储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分布式的学习体系”。换句话说,他们能够确保,让尽可能多的网络带宽被应用于其产品介绍或学习上。譬如,将一个有关公司服务器新产品的演示媒体传送到昆明销售中心的服务器上。于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客户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通过访问昆明的那台服务器,而不是美国的那台)来观看演示了。同样,suntan的操作员也能够将信息资源上载到服务器上,以供用户直接下载到本地的服务器加以应用。这样保证了更快的连接和可以利用更丰富的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来提高服务质量。

这种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这种根据需要而学习的方式相对于以前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当一篇报告被以视频的形式存储的时候,这种新的多媒体可以使用户摆脱枯燥乏味、单调的持续的信息灌输,变得更能吸引人。电脑培训方式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更象是一种功能增强了的电视,“我们正开始在培训方面尝试一些人们以前根本不能做到的事情,”雇员培训经理jerry neece认为。事实上,suntan承诺要彻底改变公司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新的远程学习方式,你不再需要死记所有的知识,”他补充说,“你唯一需要记住的是知识的存储位置,也就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在哪儿你才能获得需要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suntan承诺增强销售人员的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其工作效率。“我认为销售人员对服务器产品系列是非常了解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公司的销售收入的几乎80%都是来自它们,” neece解释说。“但是其它的产品是什么情况呢?当你想要了解它们时,你往往想尽快找到和它们相关的信息。这就是suntan的价值所在。因为它是一种可以实时查询的系统,你能够很快找到你需要的信息。我认为它将有助于我们扩大销售收入。根据80/20原则,如果公司销售收入的80%是依靠其20%的主要产品销售得来的,那么你可以借助于suntan这种方式通过提高另外的80%的其它产品的销售来达到提高总体销售的目标。”

启示

所谓创新,往往是将某一领域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领域上。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没有人会把酱油瓶放在书房里,而把墨水瓶放到厨房里。道理很简单:东西因该放在它被使用的地方。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因为“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而累人累己:我高中时到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看病,其程序之艰巨让我不寒而栗:先到一号楼一楼挂号,然后到二号楼三楼就诊,拿到处方后到二号楼二楼药房计价,然后回一号楼挂号室旁的收费室交钱。拿到收据后再回二号楼药房取药----大功告成。

不难想象,在管理上类似的情况会给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而sun公司只是极好的运用了这个道理:将信息放在离使用者最近的地方,把原本存储在总部服务器上的信息,根据需要分散到各个销售中心,及利用了最先进的方法,又避免了网络拥挤带来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实事求是,灵活处理问题。

案例三 微软使其内部网成为易用的知识管理工具(5)

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软件公司,微软将其内部网建设成一个易于浏览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

1995年微软为解决共享问题,创建了一个可以容纳大量文档、各种研究结果、市场调查数据的资源中心,其信息服务小组开始实施这一内部网项目,以使信息可以在整个公司内部方便地获取。

在项目的开始实施时,内部网项目小组首先使微软公司各个产品小组的主管理解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他们调来其小组成员来参与此项目,与内部网项目小组一起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得到各产品小组的帮助这是项目实施成功的一个前提。

要建立内部网就必须要开发合适的、最有用的分类目录以帮助公司内部查询信息。内部网项目组通过一个关联度测试(向一定的员工发放目录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关于某个产品、某个事件、员工福利等方面的信息,公司每个人都将能在内部网上找到这些信息。然后他们让每一位被测者将这些卡片分拣成有意义的积累。),分析了测试中出现的共同的类别。以此为基础,他们将内部网上的信息进行分类。同时,这个操作方式也不断演变,他们也一直在密切关 注内部网的使用,以发现人们在使用内部网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内部网作为一种新的方式,还必须鼓励员工应用内部网,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微软除了在内部网上设立了专门的“如何使用”区域外,还从战略上宣传内部网的重要性,强调其作为共享信息的一种新途径的重要意义。还对没有上网的部门进行了宣传,从而在内部网上建立了一个“用户小组”,编辑、内容提供者和网站管理员经常凑到一起,共享建立页面和促进内部网协作方面的经验。

有关公司的主要竞争者、合作伙伴以及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公司的信息对销售部门、产品经理、程序管理员以及财务、行政等部门的很多人都是需要的,微软最终通过建立一种“动态数据模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建立一个新的web页,代表一个原点,纵轴使公司竞争对手的公司,横轴是有关这些公司的各类信息。然后将各类适当的资源连接到纵轴、横轴的节点上。微软主要订阅了道琼斯(dow jones)动态信息,这样就能够把竞争对手公司直接与有关资源相连。不必手工更新,而且可以随时获取。从而可以收到积极的反馈,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内部网浏览,轻松拿到某个公司的概要介绍和背景以及各种新闻资料,高级用户还可以得到有关财务、销售和市场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做到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配送更多的竞争信息。

当内部网的基本架构到位之后,还会面临及时提供相关竞争信息的挑战。微软通过鼓励哪些与客户或合作伙伴有直接联系的人积极上载相关信息,通过一种将web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主要从公司的销售部门和合作伙伴那里获取竞争情报。通过鼓励人们共献有价值的信息,微软的内部网将越来越具有个性色彩,根据每个人所处部门的功能和对信息的需要,使内部网具有客户化和个性化的提点。

总得看来,微软通过内部网实施知识管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实现了以下一些功能:

1、对大量的、不同类别的信息、服务和工具可以同一访问。一次性出版,然后做多个链接到各地,降低了复制劳动和过时信息的数量。
2、信息可以更加方便地加以定位和定时出版。
3、提高了应用的综合性,通过在内部网上运行,将应用安置到页面上,旁边有使用说明,降低了支持劳动。
4、保证每个人能够得到最新信息,而且通信工具也得到了改善。
5、每个人都变成了开发员。通过鼓励公司的人成为web 出版者和开发员,使得许多部门都能够指定一个版主,或者至少将web工作写入岗位责任说明中。

启示

除了一举几得外、节省成本外,微软的做法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它能保证让每个员工都参与进来。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人翁意识。要使员工有主人翁意识,并积极地参加组织建设,我认为,组织应该给与员工两种信任,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信任。对于前一种,微软并不是靠高工资,而是靠高股份。微软的每一个员工都根据他的职位和贡献持有相当的公司股份。相对于其他公司,微软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彻底。而对于精神上的信任,微软同样走在前面。微软的内部网从建立到完善到使用,一直是围绕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只有这样的信息共享系统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案例四 安永公司里的知识管理组织 (6)

安永公司认为知识管理需要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才行,同时它还认为知识管理需要一套框架,而且建立这样的框架需要组织结构的响应调整以适应、促进知识管理。

在安永公司里,它们尝试采用了业务处理和知识管理系统。这样员工能够很容易地获取为战略性的业务决策所必需的技术和知识,而且公司对这些系统也在不断作出调整。安永公司为提高知识管理水平设立了如下相关知识管理机构:

知识中心

位于cleveland、巴黎和新加坡业务知识中心(cbk)是安永公司的基本咨询知识仓库。这个业务知识中心从各种内外部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管理和维持多种知识仓库并将这些知识通过不同的电子方式分发给公司的咨询顾问和客户。

转化中心

位于德克萨斯的las colinas的业务转化中心(cbt)主要负责开发促进和支持所有的咨询服务能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知识网络

总的区域性的富有经验的实践者团队可以在象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开发以及共享服务等方面通过语音邮件和群件网络来及时交流一些重要的关键知识和领先实践。

创新中心

位于波士顿的业务创新中心(cbi)的主要研究集中在业务变化领域。创新中心负责安排全年研究日程并提供一个安永倡导的主要是首席执行官和其它变化管理人员参加讨的论,以应用领先经验。

第三部分 知识管理在中国

上一部分所列公司在知识管理中的创新以及得到的收益确实令人叹服。也给人很多启示,那么,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知识管理的浪潮?我国知识管理又存在哪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幽弘先生一语中的:“我国的办公自动化是以技术设备的配置为主体,而不是以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特别是管理方案的创新为支撑点。以这样的方式实行的办公自动化是高投入和低产出的。”(7)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拥有一种崇尚创新,奖励改革的文化,还需要政府长期的支持。有两个例子,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思路。

其一 诺基亚当选99欧洲最受推崇知识型企业 (8)

在一项名为make的评比中,诺基亚被评为99欧洲最受推崇知识型企业。这项研究和评测主要是由teleos发起的,teleos是一个最佳知识实践传递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这项评比make(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标准。

诺基亚之所以能够当选主要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强调学习的知识型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创造、创新、并倡导 发挥隐含知识的作用,推崇创造性、网络化和知识共享。

当选企业主要由231为首席知识主管和领先的知识管理实践者选出的,他们被要求来给欧洲的企业(在欧洲建立 总部在欧洲)从8个不同的指标来打分,如在创造文化、培育创新以及最佳化知识资产等方面。

其二 英国欲成立"知识银行"以支持知识型企业 (9)

为解决知识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英国主管科技和工业政策的贸工部正在考虑设立“知识银行”,希望以此探索一条为知识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新途径。

英贸工部介绍说,知识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此类企业在创立之初一般没有多少资产担保,因而难以从银行渠道筹集到资金。由于这些企业多涉足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新兴经营领域,银行在为其提供借贷问题上通常存在顾虑。另外,知识创新型企业规模一般相对较小,也不太容易吸引风险资本。

“知识银行”运作,目前初步形成几种方案。其中之一是采用基金方式。该基金将主要 通过发行债券而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政府亦可为其注入少量资金。这些基金随后将通过专门机构或普通的银行渠道,借贷给合格的知识型企业。还有一种方案是"知识银行"通过政府担保的方式运作,以此鼓励银行为知识创新型企业提供借贷。

对于政府的支持笔者并不担心。我国企业自身也是舍得投入的。确实,我们已经落后怕了。但是,投入之后呢?如果投入不是为了有所产出,而是为了显示“已经有所投入”的话;或者说,投入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以“先进企业”自居的话,我们就再也摆脱不了落后了。

施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桦先生在1999施乐数码文件数理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说:“在传统工作环境中人们对共享有一种自然抵制。在这种环境中,虽然知识就是力量,但是保守知识又是司空见惯的。我们发现要真正地改进知识共享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共享的环境。”的确,我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投入,更需要思想上的投入,精神上的投入

64位操作系统是什么?

64位操作系统是什么?
现在,windows xp 64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以下简称windows xp 64)已经正式推出,和32位的windows xp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呢?它能顺利支持32位应用吗?普通用户现在可以升级到windows xp 64吗?

跨入64位之路

“位”,简单地理解就是cpu的寻址空间。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上,位的演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71年的4位计算到如今已来临的64位计算时代,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978--1995年:16位大行其道

1978年,intel推出了首颗16位cpu--8086。在此期间,操作系统走过了16位的pc-dos、ms-dos、cp/m-86、ucsd pascal p-system,ms-dos开始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霸主,直到今天,dos在windows系统维护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怀念的是,那时国人的电脑上几乎没有不安装wps for dos(早期的文字处理软件,相当于现在的 word)的,为计算机在我国办公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人也成功地开发出了中文dos系统,如ccdos等。

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1.0,之后又陆续推出了windows 2.0、windows 286、windows 386,但由于性能平平而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直到1990年5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3.0,加入了许多有用的功能,并首次加入了多媒体功能,被舆论称为“多媒体的dos”。windows 3.0一经面世,就取得惊人的成功,一举奠定了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1995年至今:从16位到32位的飞跃

1985年intel推出了首颗32位处理器80386。在此期间,1995年8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称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从windows 95到windows 98/me,都是混合16/32位计算的操作系统,并不是纯32位操作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方面虽比过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计算机应用的需要。

2000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2000,开辟了个人桌面32位计算与应用的新时代。2001年发布的windows xp成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32位计算时代最成功的应用就是多媒体和internet,32位的windows平台上涌现了很多之前只能运行在sgi等大型图形工作站的应用程序,如3dmax、photoshop等,人们不再为这些多媒体创作而购买极其昂贵的图形工作站,日益成熟的32位计算开辟了pc担任多媒体应用工具的新纪元。

2005年:64位即将君临天下

今天,64位计算平民化的时代即将来临。和以前8位向16位跃进、16位向32位跃进耗费十几年的情况不同, 64位cpu推出没几年,就出现了64位的windows xp和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微软称,64位的longhorn也将于2006年发布。

除此之外,与个人桌面系统同步的还有服务器系统,如windows nt/server 2000/server 2003等,就在微软发布64位windows xp的同时,也发布了64位windows server 2003。至今,还可从微软网站注册并下载64位的有120天限制的windows server 2003。

为什么需要升级到64位

如前所述,随着多媒体功能的渗入和硬件价格的日趋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pc应用的行列,造就了一大批进行家庭多媒体创作等应用的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再满足于用电脑打字、作表格、上网聊天等简单应用。随着人们对电脑要求越来越高,32位系统已力不从心,于是64位cpu和64位操作系统先后出炉。在操作系统方面,经过充分的准备(包括前段时间微软推出的免费下载试用),微软终于在今年4月25日推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64位windows xp和64位windows server 2003。

按微软官方的说法,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的设计初衷是满足机械设计和分析、三维动画、视频编辑和创作以及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等领域中需要大量内存和浮点性能的客户的需求--这些应用都需要高性能和大内存的支持。

64位与32位windows xp相比的一大特色就是能提供大内存的支持。当前,32位windows能支持最多4gb的系统内存,每个处理器可最多使用2gb专用内存。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当前支持多达128gb内存,随着硬件功能的增强和内存大小的增加,有可能支持多达16tb(1tb=1000gb)的虚拟内存。其它数据请见下表:

再从个人桌面系统用户的角度来看,内存容量的限制只是体现64位计算技术优势的一个方面,大量数据处理才是64位计算真正发挥功效的地方。pc已经不仅仅是用户计算的工具,它更是“多媒体”中心,很多这方面应用是32位计算根本无法满足的。如在家用领域,32位无法实现高保真的声像,甚至无法完成20分钟视频的播放和编辑;在建筑、游戏设计领域,32位计算无法完成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在互联网上,32位计算无法实现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搜索--这些应用都需要64位计算来实现。

64位windows xp的安装

要说明的是,64位windows xp只能在64位平台上安装,因为安装程序在安装之前会对系统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到64位cpu,操作系统将中断安装过程

现行的64位windows xp还只有英文版,加之对新系统的不熟悉和新系统的兼容问题,目前国内32位系统依然占据主流。可能很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多系统,保留原32位windows xp,用光盘启动,将64位windows xp安装到另一分区或原系统分区的另一目录下,不过这种做法存在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兼顾以上种种理由,笔者推荐大家采用独立多系统法。

步骤1:用dos版的分区软件在硬盘上划分出两个主分区,扩展分区任意。主分区可以有多个,但只能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另一主分区将自动处于隐藏状态。为方便后面的叙述,现设两主分区的卷标分别是win32和win64。

步骤2:用分区魔术师使win32分区处于活动状态,正常安装32位windows xp。安装时一定要让另一主分区处于隐藏状态。

步骤3:用分区魔术师使win64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同时隐藏win32分区,在win64分区下安装64位windows xp,安装方法与简体中版的32位windows xp没什么两样。

注意:在一个主分区下安装系统时,一定要让另一主分区处于隐藏状态,独立多系统成败的关键全系于此。以上安装法只是一种思路,也可通过调整原系统分区大小将其分割一块出来,再将分割出来的部分建成主分区以安装64位windows xp。

步骤4:多系统的切

在任一系统下安装完全版的分区魔术师8.0,在其安装目录下找到以下两个文件:pqbw.exe和pqbw.rtc,再将其拷贝到任一扩展分区的一个新建目录下

提示:在64位windows xp下,分区魔术师的安装目录默认是“c:program files (x86)powerquestpartitionmagic 8.0”,在32位windows xp下是“c:program files powerquestpartitionmagic 8.0”。如果不是完全版的,可能找不到以上两文件。

双击pqbw.exe,显然,两个主分区都已被软件识别出来了。从“status:”下可看出,win32分区处于活动(active)状态,该分区下的操作系统处于运行状态,如果此时单击选中另一分区即win64,同时选中“restart now(马上重启)”,再单击ok,当前系统会立即关闭并重新启动到64位windows xp下。由于这两个文件已拷贝到扩展分区,所以无论启动到哪一系统下都能找到并运行它。

由于只能有一个主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另一分区默认地处于隐藏状态,不管启动到哪一系统下,都只能有一个主分区的盘符被分配为c盘,后面的扩展分区在磁盘管理器下显示为d盘、e盘等,可共享扩展分区下的数据。如果为维护方便,手动将两分区都设置为非隐藏状态,也只能启动到活动主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另一主分区的盘符将排到扩展分区之后。

it.com.cn

掀开64位的底牌

1992年2月,compaq公司在业界首推名为alpha的64位中央处理器,主频创记录地达到了200mhz。而sun公司的ultrasparciii、ibm公司的power 5以及apple公司的g5等面向64位计算的处理器也纷纷出台,intel也早在2001年就与hp合作开发了基于ia-64架构的itanium处理器。如同一种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普及而非由少数用户拥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将其列归主流一样,只有当64位技术为个人用户广泛应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认为64位时代真正来临。随着amd在全球抢先投放其面向个人用户的64位处理器开始,intel在一年之后也以自己的64位处理器回应,从而真正拉开了64位计算时代的大幕。

x86平台64位处理器大事记:

★2003年4月22日,amd发布了基于amd64技术的opteron处理器。该处理器即是amd一直以代号“大锤”进行研发的项目产物,可以同时兼容64位和32位应用。

★2004年2月的idf 2004上intel正式展示了其代号为nocona的64位至强处理器,同年8月4日,面向个人电脑的64位处理器pentium 4 f推出。

★2004年10月5日举行的微处理器论坛,威盛电子公布了其代号为isaiah的64位处理器,该处理器将于2006年上半年投产。

64位时代的5道门槛

随着intel全面发布了自己的64位中央处理器,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64位时代的呼吸了。但是现在就开始欢呼雀跃似乎为时尚早,系统平台的过渡通常并非坦途。远的按下不表,单说16位向32位的过渡,也是在兼容16位应用的前提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才逐渐确立了32位应用的主流地位,并一直演化出32位一统天下二十年的大好江山。如今64位想重复32位的老路,颠覆32位的统治地位,无疑将面临很多阻挠。我们就来看看在向64位时代迈进的道路上,需要跨过哪些门槛。

门槛1:硬件驱动问题

现在amd和intel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大量投放64位处理器,而其他一些个人级处理器厂商也在积极动作。但是一台计算机并非只有一个处理器就能运行,它还需要大量周边设施的辅助。由于目前进行过的所有测试都表明在64位操作系统中运行64位应用程序比运行32位应用程序要更加高效,所以用户也应该尽可能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安装64位的驱动程序。而且根据从微软获得的信息,32位的驱动程序是无法在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

现在硬件产品多如繁星,不可能所有的产品都具备64位驱动程序供用户使用。目前单就主板来说,市场上就有成百个品牌在供应产品,而能够生产其他配件的厂商更是数不胜数。相对较大规模的厂商具有比较良好的技术研发能力,而一些依靠降低成本价格进行竞争的小厂商就很难保证附属程序的研发了。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实力较弱的厂商通常会使用元件附带的公版驱动,甚至根本不提供经过验证的与产品匹配的驱动。所以在使用64位硬件平台的用户,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现在购买的硬件是否带有针对64位平台的驱动程序。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厂的产品,以免无法充分发挥硬件设备的性能。

在新购设备这一方面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对于我们之前购买的设备来说问题可就没那么轻松了。毕竟很多用户只通过更换主板和处理器进行升级,而非购买整套配件进行升级或者购买整机。一般相对核心的部件对于这个问题受到的影响较轻,而外设型的设备所受波及就更加严重,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现在有大量的用户仍在使用几年前购买的打印机,甚至某些产品的型号已经投产了超过5年的时间,有成百万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硬件厂商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为新产品搭配64位驱动程序,而且还要考虑为所有仍在使用的旧有机型开发64位驱动程序。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更多的寄希望于所使用的64位操作系统包含了正在使用设备的驱动程序。不过相信会有相当多的用户要为此烦恼。全球的硬件厂商都应该加快脚步,为他们的产品提供各种平台的64位驱动支持,这也是64位硬件大范围普及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已经有一些厂商走在了前面,例如罗技已经表示在今年6月份推出其产品的64位驱动程序,尽管其大部分设备不使用驱动也可以很好的在64位操作系统下使用。

门槛2:缺乏应用程序

除了硬件方面的问题之外,应用程序方面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虽然现在很多32位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兼容模式运行在64位模式下,但是总体来说,64位应用程序仍处于严重缺乏的境地。我们就目前已经确认的信息,来概览一下重要软件的64位版本情况。

office办公套件

占有市场统治地位的微软office套件正在筹划64位版本,在32位版本的office 12推出后将很快推出64位版本的office 12。但是据目前的情况看来,office 12的推出时间很可能会是2006年的年中或者年末。届时微软不但面临着office套件64位化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将office与其它的微软系统整合以及推出更多新功能,因为office 2003版本相对前面版本的office改进太少已经为不少激进的用户所诟病。

开放源代码的open office套件虽然没有明确推出64位的版本,但是在64位linux操作系统上确实可以正常的运行该办公套件。我们认为开源的套件对于64位的支持应该相对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自己进行编译和部署套件的工作。

服务器软件

web服务器方面,除了windows服务器系统自带的iis之外,另一个主要的web服务器软件apache也提供了自己的64位版本,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apache在windows平台上有64位版本发布。就运行速度而言,64位的apache在同等级别的硬件平台上相对于32位的apache有一定的提升。而且我们相信64位技术会给apache的性能带来更大的收益,毕竟web服务器软件对内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数据库服务器方面,微软的sql server已经提供了64位支持。在2005年的5月,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的sp4补丁包,使用该补丁包用户将能够在64位平台上运行基于sql server的应用程序。支持64位x86硬件平台的64位商业数据库还包括ibm的db2和oracle。而mysql,这个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系统,更是早在2004年初就已推出了基于hp-ux和itanium 2处理器的64位版本,其对64位平台的支持还是相当全面的。相对来说,数据库服务器对64位技术的支持是相对较好的,毕竟数据库应用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

工具软件

目前工具软件厂商还很少推出专门针对64位平台的版本,但是在微软64位操作系统上,影音播放、图片浏览、文件下载等常用的32位工具软件都能够较好的运行,而对于linux等将应用程序打包发布的操作系统,各种工具软件也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只是描述了很小一部分软件的64位版本应用情况。综合来看,大部分软件厂商还没有推出针对64位平台的产品版本,所以说目前可供用户使用的纯64位应用还非常稀缺。大家可以查询所需使用软件的官方网站,进一步了解64位版本的发布情况。

门槛3:兼容性问题

从32位到64位,如何能够平稳的完成又一次计算平台的巨大变迁?回首历史,x86架构经历了8位到16位、16位到32位等数次变革。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就是从16位到32位的平台转换。在这次影响久远的过渡之中,我们的主流中央处理器由286演变为极具变革意义的386,pc开始成为信息时代舞台上的主角。

因为在当时16位应用居于统治地位,硬碰硬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也会损失惨重。所以x86架构处理器的生产商极为明智的选择了一条兼容16位处理器,逐步推广32位处理器的发展路线。当兼容16位应用的32位处理器上市之后,用户惊喜地发现这种处理器同样能够非常顺利地运行16位应用程序,而且其运行速度大大超过当时的16位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新机的用户当然对性能更好而且还能够在未来运行32位应用的32位处理器情有独钟,并且带动了大量准备升级计算机的用户投向32位阵营。

正确的策略赋予了32位变革足够的初始动能,当雪球越滚越大之后,终于使32位接替16位成为必然。在此期间,信息产业中的各个行业获得了充分的时间使自己向32位技术进行过渡,这一方面保证了过渡的平稳,另一方面也为32位技术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迁移过程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risc的架构。

平心而论,risc架构从技术层面要比x86架构更加优秀。但是由于与占据了极大市场份额的x86架构不兼容,所以无法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被挤向高端市场,最终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技术。从这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发生深层次技术平台迁移的时候,往往由于涉及面过广,而无法迅速的完成转变。只有很好的顾及旧有系统的价值,以自然的方式平稳地引发需求,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我们相信32位技术向64位技术的转化也是如此。amd也是选择了在64位技术的基础上兼容32位技术的战略,从这一年多的市场反应来看可以充分说明amd的睿智。微软也顺应时势的在64位windows xp中集成了wow(windows-32-on-windows-64)子系统,用于提供32位应用与64位应用的兼容。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目前这些主力厂商所提供的兼容性,是否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呢?我们在个人用户最常用的windows平台下针对兼容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大家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自己的答案。

在我们的测试中,下列程序可以正常的在64位windows系统中工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文档处理 microsoft office 2000/2003、adobe acrobat 7.0、ultraedit 11

图像处理 adobe photoshop cs、paintshop pro 9、coreldraw 12;firework mx 2004

三维制作 3d studio max 6、maya 6.5

光盘处理 ahead nero 6、ultra iso 7、magiciso

网页制作 dreamweaver mx 2004、flash mx 2004

网页浏览 firefox 1.2、opera 8

媒体播放 media player classic、power dvd 6、quicktime 6.5

系统工具 partition magic 8、winace v2.6、jre 1.5;vmware 5

即时通讯 msn messenger 7.0、icq 5

文件下载 emule 4.6a

游戏软件 魔兽争霸3;星际争霸

第二个部分是能够完成基本的工作但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软件。

winrar 3.5和winzip 9.0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问题在于右键菜单中的快捷选项无法正确加载。我们估计原因在于这些加载项只能工作在32位的explorer环境中,估计其它利用该技术修改右键菜单的软件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些老版本的acrobat程序需要使用32位的驱动程序,所以不能使用打印pdf文档的功能。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安装office 2003 sp1的时候会显示一组错误消息,但是对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

无法工作的应用软件:

所有使用32位底层驱动的软件无法顺利的在64位操作系统中。大部分32位防病毒软件都应用windows底层驱动进行病毒监控,所以都无法正常工作。个人防火墙软件也是如此,例如zonealarm和sygate的防火墙软件就无法在64位系统下工作。而我们能够找到的所有虚拟光驱软件都无法执行。

一个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情况是微软的virtual pc 2004虚拟机软件也无法在64位windows上运行,要知道他的主要竞争对手vmware可是能够运行的,可能是virtual pc对windows的底层进行了一些调用。还有很多微软的套件无法在64位windows下运行,希望微软尽快推出64位版本吧。

门槛4:开发工具问题

64位应用软件的缺乏,同样需要开发工具厂商的投入。只有64位开发环境达到了足够的成熟度,程序员才会有学习64位环境软件开发的热情。64位处理器的字长从32位提升到64位,使内存地址范围大量扩充,内存的容量、处理速度和精度等指标随之大幅提升。在32位系统下,一旦数据处理量及会话连接突破一定界限之后,就非常容易出现系统崩溃。所以在高端应用领域,一直是64位系统的天下。

intel虽然在高端推出了安腾处理器,但是由于所能运行的应用软件相对较少,一直没有能够有效地占据市场。如今x86架构的处理器开始投放市场,所有立足于x86架构的厂商当然希望用户可以继续有丰富的软件可用。想要在64位平台上开发软件,首先要有完善的编译器软件。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主流的高级编程语言都是编译式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编译器,就很难开发出性能优异的软件程序。

以c语言编译器来说,除了可以从intel这样的处理器厂商处获取之外,还可以使用gcc提供的开放源代码的64位版本编译器。

凡事总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主流开发平台都是基于编译技术的,例如java。java也会将源代码编译为可在虚拟机中执行的字节码,但是由于java并不针对处理器指令集编译生成平台本地化的代码,所以在严格意义上不应将其划归为编译性语言。在使用虚拟机技术的编程平台中撰写的源代码,是不受平台限制的。以java为例,在32位平台下生成的字节码是可以直接运行在64位平台上的,只要运行的环境中安装了版本匹配的java运行时环境(jre)。

另外,java开发平台为了实现在不同字长环境中运行java程序,对数据类型也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员并不会为这些问题花费太多的心思。谈到开发我们无法忽略微软的存在,毕竟全球大部分计算机都在运行微软的操作系统。由于微软现在主推的.net计算平台使用了和java类似的技术,所以严格来说从32为转换到64位对.net程序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微软的操作系统是否足够完善以及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发布完整的开发库支持。

现在微软已经发布了visual studio .net 2005的beta版本,据称这款微软最新的开发工具中提供了64位开发的更多支持。这两个开发平台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对程序员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为这意味着程序员可以使用同样的知识基础同时为不同的系统平台开发程序。而且这对企业移植应用程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果企业选择的开发环境是java或者.net的话。这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java和.net是企业级开发市场的主宰力量,选择了投入这两个阵营的企业现在一定会满意自己的决策。

门槛5:实施成本问题

it行业一个常用的衡量尺度是tco,即总体拥有成本。这个衡量方式的主要原则在于我们在实施it设施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显性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成本。以32位向64位迁移来说,隐性的成本包括了对原有设备的影响、用户知识结构的变化、不同平台的整合以及程序移植等等。应该说目前x86架构的64位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amd从最开始就选择了兼容32位应用的策略推广其64位处理器,而intel在百般权衡之后,也尾随amd的脚步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32位和64位的平台过渡工作将省却很多麻烦。但是尽管有这些有利条件,平台过渡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会涉及到组织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与过渡工作紧密配合,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严谨的心态,会带给it设施的运作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我们在注重tco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系统的扩展能力。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注重短期的效益,还要估算长期的利益。只将目光集中于眼下的成本节省,代价很可能是在将来付出更大的成本。特别是在相对大型的计算环境中,一定要制订好详细的迁移计划,评估各种应用的重要性等级和对64位系统平台的需求,开展足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的完成32位平台向64位平台的过渡。

64位硬件的安全轴心

64位技术的普及化,除了能够带给个人用户性能方面更好的体验之外,还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对于个人安全防护来说最重要的防病毒和防火墙功能,64位硬件平台给了我们怎样的答案。

64位处理器的防毒功能

在传统的防病毒领域,我们大多使用防病毒软件处理计算机病毒问题。amd推出的64位处理器都提供防病毒功能,而intel不只在64位处理器中集成了这样的功能,其很多32位处理器也可以提供防毒功能。两者内置的防病毒技术都是使用被称为nx bit的一种防止内存溢出的机制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目前的大部分恶意攻击都是利用某种方式使目标机器执行攻击者想要执行的代码,而这通常是由内存缓冲区溢出的形式来完成的。以近年来大肆传播的网络蠕虫病毒来说,其主要的感染行为就要依赖这种技术。所以在理论上,如果我们能够防止发生内存溢出,就能大大降低系统的安全威胁。nx bit就是针对这类问题所推出的解决方案。

抛开技术实现的细节不表,nx bit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完成工作的呢?非法的内存溢出通常在数据中植入了可执行的代码,这些恶意代码在溢出时会被推入执行队列。nx bit在映射内存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管理机制中添加nx位,当cpu提取指令的过程中,一个生效的nx位被执行的话操作系统将会收到报错。利用这个机制操作系统可以将不应执行的内存区域标记为nx,这样就可以阻止很多恶意程序的破坏行为。

目前amd和intel的cpu防毒技术都是针对windows xp sp2所提供的dep(date execution prevention)进行设计的。在该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针对单个程序设置其是否受到这种机制的保护。需要注意是,基于nx bit的防范措施只能避免部分恶意行为的侵扰,而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攻击者仍然可能猜出可以执行代码的位置,只是难度要有所增加而已,而没有正确编写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仍旧会留下安全隐患。毕竟究其本质,nx bit只是在硬件层提供了一个保护机制而已。而任何安全设施没有被正确使用的话,都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主板集成的硬件防火墙

为了给单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也为了为系统减轻负担,nvidia在推出其第一代64位主板控制芯片nf3 250gb时,在其中集成了硬件防火墙功能。这项功能随后又被加入到nf2 ultra 400 gb中,之后推出的nf4 ultra也包含了这项功能。以nf4 ultra为例,其防火墙管理软件被集成于驱动程序之中。如果决定使用该防火墙,可先将当前机器上所安装的防火墙软件禁用。

启用了主板集成的防火墙之

操作系统分64位和32位的吗?

操作系统分64位和32位的吗?
认识64位操作系统

现在,windows xp 64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以下简称windows xp 64)已经正式推出,和32位的windows xp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呢?它能顺利支持32位应用吗?普通用户现在可以升级到windows xp 64吗?

跨入64位之路

“位”,简单地理解就是cpu的寻址空间。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上,位的演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71年的4位计算到如今已来临的64位计算时代,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978--1995年:16位大行其道

1978年,intel推出了首颗16位cpu--8086。在此期间,操作系统走过了16位的pc-dos、ms-dos、cp/m-86、ucsd pascal p-system,ms-dos开始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霸主,直到今天,dos在windows系统维护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怀念的是,那时国人的电脑上几乎没有不安装wps for dos(早期的文字处理软件,相当于现在的 word)的,为计算机在我国办公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人也成功地开发出了中文dos系统,如ccdos等。

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1.0,之后又陆续推出了windows 2.0、windows 286、windows 386,但由于性能平平而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直到1990年5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3.0,加入了许多有用的功能,并首次加入了多媒体功能,被舆论称为“多媒体的dos”。windows 3.0一经面世,就取得惊人的成功,一举奠定了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1995年至今:从16位到32位的飞跃

1985年intel推出了首颗32位处理器80386。在此期间,1995年8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称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从windows 95到windows 98/me,都是混合16/32位计算的操作系统,并不是纯32位操作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方面虽比过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计算机应用的需要。

2000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2000,开辟了个人桌面32位计算与应用的新时代。2001年发布的windows xp成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32位计算时代最成功的应用就是多媒体和internet,32位的windows平台上涌现了很多之前只能运行在sgi等大型图形工作站的应用程序,如3dmax、photoshop等,人们不再为这些多媒体创作而购买极其昂贵的图形工作站,日益成熟的32位计算开辟了pc担任多媒体应用工具的新纪元。

2005年:64位即将君临天下

今天,64位计算平民化的时代即将来临。和以前8位向16位跃进、16位向32位跃进耗费十几年的情况不同, 64位cpu推出没几年,就出现了64位的windows xp和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微软称,64位的longhorn也将于2006年发布。

除此之外,与个人桌面系统同步的还有服务器系统,如windows nt/server 2000/server 2003等,就在微软发布64位windows xp的同时,也发布了64位windows server 2003。至今,还可从微软网站注册并下载64位的有120天限制的windows server 2003。

为什么需要升级到64位

如前所述,随着多媒体功能的渗入和硬件价格的日趋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pc应用的行列,造就了一大批进行家庭多媒体创作等应用的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再满足于用电脑打字、作表格、上网聊天等简单应用。随着人们对电脑要求越来越高,32位系统已力不从心,于是64位cpu和64位操作系统先后出炉。在操作系统方面,经过充分的准备(包括前段时间微软推出的免费下载试用),微软终于在今年4月25日推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64位windows xp和64位windows server 2003。

按微软官方的说法,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的设计初衷是满足机械设计和分析、三维动画、视频编辑和创作以及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等领域中需要大量内存和浮点性能的客户的需求--这些应用都需要高性能和大内存的支持。

64位与32位windows xp相比的一大特色就是能提供大内存的支持。当前,32位windows能支持最多4gb的系统内存,每个处理器可最多使用2gb专用内存。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当前支持多达128gb内存,随着硬件功能的增强和内存大小的增加,有可能支持多达16tb(1tb=1000gb)的虚拟内存。其它数据请见下表:

再从个人桌面系统用户的角度来看,内存容量的限制只是体现64位计算技术优势的一个方面,大量数据处理才是64位计算真正发挥功效的地方。pc已经不仅仅是用户计算的工具,它更是“多媒体”中心,很多这方面应用是32位计算根本无法满足的。如在家用领域,32位无法实现高保真的声像,甚至无法完成20分钟视频的播放和编辑;在建筑、游戏设计领域,32位计算无法完成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在互联网上,32位计算无法实现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搜索--这些应用都需要64位计算来实现。

64位windows xp的安装

要说明的是,64位windows xp只能在64位平台上安装,因为安装程序在安装之前会对系统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到64位cpu,操作系统将中断安装过程

现行的64位windows xp还只有英文版,加之对新系统的不熟悉和新系统的兼容问题,目前国内32位系统依然占据主流。可能很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多系统,保留原32位windows xp,用光盘启动,将64位windows xp安装到另一分区或原系统分区的另一目录下,不过这种做法存在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兼顾以上种种理由,笔者推荐大家采用独立多系统法。

步骤1:用dos版的分区软件在硬盘上划分出两个主分区,扩展分区任意。主分区可以有多个,但只能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另一主分区将自动处于隐藏状态。为方便后面的叙述,现设两主分区的卷标分别是win32和win64。

步骤2:用分区魔术师使win32分区处于活动状态,正常安装32位windows xp。安装时一定要让另一主分区处于隐藏状态。

步骤3:用分区魔术师使win64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同时隐藏win32分区,在win64分区下安装64位windows xp,安装方法与简体中版的32位windows xp没什么两样。

注意:在一个主分区下安装系统时,一定要让另一主分区处于隐藏状态,独立多系统成败的关键全系于此。以上安装法只是一种思路,也可通过调整原系统分区大小将其分割一块出来,再将分割出来的部分建成主分区以安装64位windows xp。

步骤4:多系统的切

在任一系统下安装完全版的分区魔术师8.0,在其安装目录下找到以下两个文件:pqbw.exe和pqbw.rtc,再将其拷贝到任一扩展分区的一个新建目录下

提示:在64位windows xp下,分区魔术师的安装目录默认是“c:program files (x86)powerquestpartitionmagic 8.0”,在32位windows xp下是“c:program files powerquestpartitionmagic 8.0”。如果不是完全版的,可能找不到以上两文件。

双击pqbw.exe,显然,两个主分区都已被软件识别出来了。从“status:”下可看出,win32分区处于活动(active)状态,该分区下的操作系统处于运行状态,如果此时单击选中另一分区即win64,同时选中“restart now(马上重启)”,再单击ok,当前系统会立即关闭并重新启动到64位windows xp下。由于这两个文件已拷贝到扩展分区,所以无论启动到哪一系统下都能找到并运行它。

由于只能有一个主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另一分区默认地处于隐藏状态,不管启动到哪一系统下,都只能有一个主分区的盘符被分配为c盘,后面的扩展分区在磁盘管理器下显示为d盘、e盘等,可共享扩展分区下的数据。如果为维护方便,手动将两分区都设置为非隐藏状态,也只能启动到活动主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另一主分区的盘符将排到扩展分区之后。

it.com.cn

掀开64位的底牌

1992年2月,compaq公司在业界首推名为alpha的64位中央处理器,主频创记录地达到了200mhz。而sun公司的ultrasparciii、ibm公司的power 5以及apple公司的g5等面向64位计算的处理器也纷纷出台,intel也早在2001年就与hp合作开发了基于ia-64架构的itanium处理器。如同一种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普及而非由少数用户拥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将其列归主流一样,只有当64位技术为个人用户广泛应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认为64位时代真正来临。随着amd在全球抢先投放其面向个人用户的64位处理器开始,intel在一年之后也以自己的64位处理器回应,从而真正拉开了64位计算时代的大幕。

x86平台64位处理器大事记:

★2003年4月22日,amd发布了基于amd64技术的opteron处理器。该处理器即是amd一直以代号“大锤”进行研发的项目产物,可以同时兼容64位和32位应用。

★2004年2月的idf 2004上intel正式展示了其代号为nocona的64位至强处理器,同年8月4日,面向个人电脑的64位处理器pentium 4 f推出。

★2004年10月5日举行的微处理器论坛,威盛电子公布了其代号为isaiah的64位处理器,该处理器将于2006年上半年投产。

64位时代的5道门槛

随着intel全面发布了自己的64位中央处理器,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64位时代的呼吸了。但是现在就开始欢呼雀跃似乎为时尚早,系统平台的过渡通常并非坦途。远的按下不表,单说16位向32位的过渡,也是在兼容16位应用的前提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才逐渐确立了32位应用的主流地位,并一直演化出32位一统天下二十年的大好江山。如今64位想重复32位的老路,颠覆32位的统治地位,无疑将面临很多阻挠。我们就来看看在向64位时代迈进的道路上,需要跨过哪些门槛。

门槛1:硬件驱动问题

现在amd和intel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大量投放64位处理器,而其他一些个人级处理器厂商也在积极动作。但是一台计算机并非只有一个处理器就能运行,它还需要大量周边设施的辅助。由于目前进行过的所有测试都表明在64位操作系统中运行64位应用程序比运行32位应用程序要更加高效,所以用户也应该尽可能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安装64位的驱动程序。而且根据从微软获得的信息,32位的驱动程序是无法在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

现在硬件产品多如繁星,不可能所有的产品都具备64位驱动程序供用户使用。目前单就主板来说,市场上就有成百个品牌在供应产品,而能够生产其他配件的厂商更是数不胜数。相对较大规模的厂商具有比较良好的技术研发能力,而一些依靠降低成本价格进行竞争的小厂商就很难保证附属程序的研发了。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实力较弱的厂商通常会使用元件附带的公版驱动,甚至根本不提供经过验证的与产品匹配的驱动。所以在使用64位硬件平台的用户,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现在购买的硬件是否带有针对64位平台的驱动程序。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厂的产品,以免无法充分发挥硬件设备的性能。

在新购设备这一方面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对于我们之前购买的设备来说问题可就没那么轻松了。毕竟很多用户只通过更换主板和处理器进行升级,而非购买整套配件进行升级或者购买整机。一般相对核心的部件对于这个问题受到的影响较轻,而外设型的设备所受波及就更加严重,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现在有大量的用户仍在使用几年前购买的打印机,甚至某些产品的型号已经投产了超过5年的时间,有成百万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硬件厂商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为新产品搭配64位驱动程序,而且还要考虑为所有仍在使用的旧有机型开发64位驱动程序。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更多的寄希望于所使用的64位操作系统包含了正在使用设备的驱动程序。不过相信会有相当多的用户要为此烦恼。全球的硬件厂商都应该加快脚步,为他们的产品提供各种平台的64位驱动支持,这也是64位硬件大范围普及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已经有一些厂商走在了前面,例如罗技已经表示在今年6月份推出其产品的64位驱动程序,尽管其大部分设备不使用驱动也可以很好的在64位操作系统下使用。

门槛2:缺乏应用程序

除了硬件方面的问题之外,应用程序方面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虽然现在很多32位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兼容模式运行在64位模式下,但是总体来说,64位应用程序仍处于严重缺乏的境地。我们就目前已经确认的信息,来概览一下重要软件的64位版本情况。

office办公套件

占有市场统治地位的微软office套件正在筹划64位版本,在32位版本的office 12推出后将很快推出64位版本的office 12。但是据目前的情况看来,office 12的推出时间很可能会是2006年的年中或者年末。届时微软不但面临着office套件64位化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将office与其它的微软系统整合以及推出更多新功能,因为office 2003版本相对前面版本的office改进太少已经为不少激进的用户所诟病。

开放源代码的open office套件虽然没有明确推出64位的版本,但是在64位linux操作系统上确实可以正常的运行该办公套件。我们认为开源的套件对于64位的支持应该相对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自己进行编译和部署套件的工作。

服务器软件

web服务器方面,除了windows服务器系统自带的iis之外,另一个主要的web服务器软件apache也提供了自己的64位版本,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apache在windows平台上有64位版本发布。就运行速度而言,64位的apache在同等级别的硬件平台上相对于32位的apache有一定的提升。而且我们相信64位技术会给apache的性能带来更大的收益,毕竟web服务器软件对内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数据库服务器方面,微软的sql server已经提供了64位支持。在2005年的5月,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的sp4补丁包,使用该补丁包用户将能够在64位平台上运行基于sql server的应用程序。支持64位x86硬件平台的64位商业数据库还包括ibm的db2和oracle。而mysql,这个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系统,更是早在2004年初就已推出了基于hp-ux和itanium 2处理器的64位版本,其对64位平台的支持还是相当全面的。相对来说,数据库服务器对64位技术的支持是相对较好的,毕竟数据库应用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

工具软件

目前工具软件厂商还很少推出专门针对64位平台的版本,但是在微软64位操作系统上,影音播放、图片浏览、文件下载等常用的32位工具软件都能够较好的运行,而对于linux等将应用程序打包发布的操作系统,各种工具软件也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只是描述了很小一部分软件的64位版本应用情况。综合来看,大部分软件厂商还没有推出针对64位平台的产品版本,所以说目前可供用户使用的纯64位应用还非常稀缺。大家可以查询所需使用软件的官方网站,进一步了解64位版本的发布情况。

门槛3:兼容性问题

从32位到64位,如何能够平稳的完成又一次计算平台的巨大变迁?回首历史,x86架构经历了8位到16位、16位到32位等数次变革。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就是从16位到32位的平台转换。在这次影响久远的过渡之中,我们的主流中央处理器由286演变为极具变革意义的386,pc开始成为信息时代舞台上的主角。

因为在当时16位应用居于统治地位,硬碰硬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也会损失惨重。所以x86架构处理器的生产商极为明智的选择了一条兼容16位处理器,逐步推广32位处理器的发展路线。当兼容16位应用的32位处理器上市之后,用户惊喜地发现这种处理器同样能够非常顺利地运行16位应用程序,而且其运行速度大大超过当时的16位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新机的用户当然对性能更好而且还能够在未来运行32位应用的32位处理器情有独钟,并且带动了大量准备升级计算机的用户投向32位阵营。

正确的策略赋予了32位变革足够的初始动能,当雪球越滚越大之后,终于使32位接替16位成为必然。在此期间,信息产业中的各个行业获得了充分的时间使自己向32位技术进行过渡,这一方面保证了过渡的平稳,另一方面也为32位技术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迁移过程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risc的架构。

平心而论,risc架构从技术层面要比x86架构更加优秀。但是由于与占据了极大市场份额的x86架构不兼容,所以无法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被挤向高端市场,最终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技术。从这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发生深层次技术平台迁移的时候,往往由于涉及面过广,而无法迅速的完成转变。只有很好的顾及旧有系统的价值,以自然的方式平稳地引发需求,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我们相信32位技术向64位技术的转化也是如此。amd也是选择了在64位技术的基础上兼容32位技术的战略,从这一年多的市场反应来看可以充分说明amd的睿智。微软也顺应时势的在64位windows xp中集成了wow(windows-32-on-windows-64)子系统,用于提供32位应用与64位应用的兼容。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目前这些主力厂商所提供的兼容性,是否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呢?我们在个人用户最常用的windows平台下针对兼容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大家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自己的答案。

在我们的测试中,下列程序可以正常的在64位windows系统中工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文档处理 microsoft office 2000/2003、adobe acrobat 7.0、ultraedit 11

图像处理 adobe photoshop cs、paintshop pro 9、coreldraw 12;firework mx 2004

三维制作 3d studio max 6、maya 6.5

光盘处理 ahead nero 6、ultra iso 7、magiciso

网页制作 dreamweaver mx 2004、flash mx 2004

网页浏览 firefox 1.2、opera 8

媒体播放 media player classic、power dvd 6、quicktime 6.5

系统工具 partition magic 8、winace v2.6、jre 1.5;vmware 5

即时通讯 msn messenger 7.0、icq 5

文件下载 emule 4.6a

游戏软件 魔兽争霸3;星际争霸

第二个部分是能够完成基本的工作但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软件。

winrar 3.5和winzip 9.0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问题在于右键菜单中的快捷选项无法正确加载。我们估计原因在于这些加载项只能工作在32位的explorer环境中,估计其它利用该技术修改右键菜单的软件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些老版本的acrobat程序需要使用32位的驱动程序,所以不能使用打印pdf文档的功能。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安装office 2003 sp1的时候会显示一组错误消息,但是对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

无法工作的应用软件:

所有使用32位底层驱动的软件无法顺利的在64位操作系统中。大部分32位防病毒软件都应用windows底层驱动进行病毒监控,所以都无法正常工作。个人防火墙软件也是如此,例如zonealarm和sygate的防火墙软件就无法在64位系统下工作。而我们能够找到的所有虚拟光驱软件都无法执行。

一个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情况是微软的virtual pc 2004虚拟机软件也无法在64位windows上运行,要知道他的主要竞争对手vmware可是能够运行的,可能是virtual pc对windows的底层进行了一些调用。还有很多微软的套件无法在64位windows下运行,希望微软尽快推出64位版本吧。

门槛4:开发工具问题

64位应用软件的缺乏,同样需要开发工具厂商的投入。只有64位开发环境达到了足够的成熟度,程序员才会有学习64位环境软件开发的热情。64位处理器的字长从32位提升到64位,使内存地址范围大量扩充,内存的容量、处理速度和精度等指标随之大幅提升。在32位系统下,一旦数据处理量及会话连接突破一定界限之后,就非常容易出现系统崩溃。所以在高端应用领域,一直是64位系统的天下。

intel虽然在高端推出了安腾处理器,但是由于所能运行的应用软件相对较少,一直没有能够有效地占据市场。如今x86架构的处理器开始投放市场,所有立足于x86架构的厂商当然希望用户可以继续有丰富的软件可用。想要在64位平台上开发软件,首先要有完善的编译器软件。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主流的高级编程语言都是编译式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编译器,就很难开发出性能优异的软件程序。

以c语言编译器来说,除了可以从intel这样的处理器厂商处获取之外,还可以使用gcc提供的开放源代码的64位版本编译器。

凡事总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主流开发平台都是基于编译技术的,例如java。java也会将源代码编译为可在虚拟机中执行的字节码,但是由于java并不针对处理器指令集编译生成平台本地化的代码,所以在严格意义上不应将其划归为编译性语言。在使用虚拟机技术的编程平台中撰写的源代码,是不受平台限制的。以java为例,在32位平台下生成的字节码是可以直接运行在64位平台上的,只要运行的环境中安装了版本匹配的java运行时环境(jre)。

另外,java开发平台为了实现在不同字长环境中运行java程序,对数据类型也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员并不会为这些问题花费太多的心思。谈到开发我们无法忽略微软的存在,毕竟全球大部分计算机都在运行微软的操作系统。由于微软现在主推的.net计算平台使用了和java类似的技术,所以严格来说从32为转换到64位对.net程序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微软的操作系统是否足够完善以及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发布完整的开发库支持。

现在微软已经发布了visual studio .net 2005的beta版本,据称这款微软最新的开发工具中提供了64位开发的更多支持。这两个开发平台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对程序员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为这意味着程序员可以使用同样的知识基础同时为不同的系统平台开发程序。而且这对企业移植应用程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果企业选择的开发环境是java或者.net的话。这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java和.net是企业级开发市场的主宰力量,选择了投入这两个阵营的企业现在一定会满意自己的决策。

门槛5:实施成本问题

it行业一个常用的衡量尺度是tco,即总体拥有成本。这个衡量方式的主要原则在于我们在实施it设施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显性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成本。以32位向64位迁移来说,隐性的成本包括了对原有设备的影响、用户知识结构的变化、不同平台的整合以及程序移植等等。应该说目前x86架构的64位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amd从最开始就选择了兼容32位应用的策略推广其64位处理器,而intel在百般权衡之后,也尾随amd的脚步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32位和64位的平台过渡工作将省却很多麻烦。但是尽管有这些有利条件,平台过渡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会涉及到组织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与过渡工作紧密配合,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严谨的心态,会带给it设施的运作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我们在注重tco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系统的扩展能力。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注重短期的效益,还要估算长期的利益。只将目光集中于眼下的成本节省,代价很可能是在将来付出更大的成本。特别是在相对大型的计算环境中,一定要制订好详细的迁移计划,评估各种应用的重要性等级和对64位系统平台的需求,开展足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的完成32位平台向64位平台的过渡。

64位硬件的安全轴心

64位技术的普及化,除了能够带给个人用户性能方面更好的体验之外,还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对于个人安全防护来说最重要的防病毒和防火墙功能,64位硬件平台给了我们怎样的答案。

64位处理器的防毒功能

在传统的防病毒领域,我们大多使用防病毒软件处理计算机病毒问题。amd推出的64位处理器都提供防病毒功能,而intel不只在64位处理器中集成了这样的功能,其很多32位处理器也可以提供防毒功能。两者内置的防病毒技术都是使用被称为nx bit的一种防止内存溢出的机制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目前的大部分恶意攻击都是利用某种方式使目标机器执行攻击者想要执行的代码,而这通常是由内存缓冲区溢出的形式来完成的。以近年来大肆传播的网络蠕虫病毒来说,其主要的感染行为就要依赖这种技术。所以在理论上,如果我们能够防止发生内存溢出,就能大大降低系统的安全威胁。nx bit就是针对这类问题所推出的解决方案。

抛开技术实现的细节不表,nx bit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完成工作的呢?非法的内存溢出通常在数据中植入了可执行的代码,这些恶意代码在溢出时会被推入执行队列。nx bit在映射内存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管理机制中添加nx位,当cpu提取指令的过程中,一个生效的nx位被执行的话操作系统将会收到报错。利用这个机制操作系统可以将不应执行的内存区域标记为nx,这样就可以阻止很多恶意程序的破坏行为。

目前amd和intel的cpu防毒技术都是针对windows xp sp2所提供的dep(date execution prevention)进行设计的。在该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针对单个程序设置其是否受到这种机制的保护。需要注意是,基于nx bit的防范措施只能避免部分恶意行为的侵扰,而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攻击者仍然可能猜出可以执行代码的位置,只是难度要有所增加而已,而没有正确编写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仍旧会留下安全隐患。毕竟究其本质,nx bit只是在硬件层提供了一个保护机制而已。而任何安全设施没有被正确使用的话,都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主板集成的硬件防火墙

为了给单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也为了为系统减轻负担,nvidia在推出其第一代64位主板控制芯片nf3 250gb时,在其中集成了硬件防火墙功能。这项功能随后又被加入到nf2 ultra 400 gb中,之后推出的nf4 ultra也包含了这项功能。以nf4 ultra为例,其防火墙管理软件被集成于驱动程序之中。如果决定使用该防火墙,可先将当前机器上所安装的防火墙软件禁用。

您已连续签到 0 天,当前积分:0
  • 第1天
    积分+10
  • 第2天
    积分+10
  • 第3天
    积分+10
  • 第4天
    积分+10
  • 第5天
    积分+10
  • 第6天
    积分+10
  • 第7天

    连续签到7天

    获得积分+10

获得10积分

明天签到可得10积分

咨询客服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